您好!欢迎访问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
服务热线:

18603847333

新闻动态

INFORMATION

全国服务热线

18603847333

履带翻抛机操作安全须知:复杂地面条件下的行走与调头规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


复杂地面藏隐患:履带翻抛机安全操作是重中之重

在有机肥发酵、畜禽粪污处理等场景中,履带翻抛机因“无轨灵活、接地面积大”成为主流设备。但其作业环境多为发酵车间、露天堆肥场等复杂场地——地面常存在坑洼积水、物料堆坡、碎石杂物,甚至未平整的松软土地,行走与调头时易发生侧翻、履带卡滞、设备倾翻等安全事故。据行业数据统计,履带翻抛机80%以上的安全事故集中在复杂地面作业环节,其中调头时侧翻占比达45%,不仅造成设备损坏(维修成本超10万元/次),更可能导致人员伤亡。

掌握复杂地面下的行走与调头规范,是规避风险、保障生产安全的核心。本文结合履带翻抛机的结构特性与复杂地面风险点,从操作前检查、行走规范、调头技巧、应急处理四大维度,梳理全面的安全操作须知,为操作人员与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实操指南。

基础认知:履带翻抛机结构特性与复杂地面风险解析

履带翻抛机的安全操作需先明确其结构优势与风险关联点:设备采用履带式底盘(接地比压≤0.05MPa),虽较轮式设备更适配松软地面,但履带传动依赖履带板与地面的摩擦力,复杂地面易破坏摩擦力平衡;翻抛装置(刀轴直径1-1.5m)位于机身中部,作业时重心偏高,行走与调头时重心偏移易引发侧翻。

复杂地面的核心风险点主要有四类,需针对性防控:一是松软地面(如雨后泥泞地、未压实新场地),履带易下陷,行走阻力骤增导致履带脱轨;二是坑洼积水地面(如车间排水不畅区域),坑洼处易卡滞履带链轨,积水掩盖深坑易引发单侧下陷;三是物料堆坡地面(如发酵堆高度差超1.2m的场地),行走时重心向低侧偏移,调头时离心力叠加易侧翻;四是杂物散落地面(如碎石、钢筋、废弃工具),易嵌入履带驱动轮与导向轮之间,导致卡机或履带磨损断裂。

1733720841643181.jpg

操作前安全检查:复杂地面作业的“前置防护网”

复杂地面作业前,必须完成“设备检查+场地勘察”双重准备,消除源头风险,检查流程需形成标准化清单:

(一)设备核心部件安全检查

  1. 履带系统重点检查 逐一排查履带板螺栓是否紧固(扭矩≥200N·m),缺失或松动需立即更换紧固;清理履带链轨间的泥土、杂物,检查链轨节磨损情况(磨损量超3mm需更换);检查导向轮、驱动轮与托链轮的润滑状态,加注锂基润滑脂至油嘴出油,避免干涩卡滞。

  2. 制动与转向系统检查 测试行车制动(踩下制动踏板后,设备应在1.5m内停稳)与驻车制动(拉起手刹后,设备在15°坡面上不滑动);检查转向液压系统压力(正常范围15-20MPa),转向时观察是否存在卡顿、异响,确保转向灵活可控。

  3. 重心与平衡检查 空载状态下观察机身是否水平(左右倾斜度≤3°),若倾斜需调整履带张紧度;将翻抛刀轴升至最高位置,检查设备重心稳定性,避免作业时重心偏移。

(二)复杂场地勘察与预处理

  1. 场地风险标注 提前勘察作业区域,用警示桩标注坑洼(深度超30cm)、积水(面积超1㎡)区域,设置“禁止通行”警示标识;对松软地面(踩下后下陷超10cm),提前铺设钢板或碎石垫层,增大接地面积减少下陷风险。

  2. 杂物清理 清理地面碎石(直径超5cm)、钢筋、塑料布等杂物,尤其需排查履带行走路径上的硬物,避免嵌入履带引发故障;对发酵堆边缘的松散物料,提前推平压实,避免行走时履带打滑。

复杂地面行走规范:稳控节奏防风险

复杂地面行走需遵循“低速稳行、预判风险、避障优先”原则,不同地面类型采用差异化操作技巧,确保行走安全:

(一)通用行走安全准则

  1. 速度控制 复杂地面行走速度严格控制在1-2km/h(正常路面不超过3km/h),严禁急加速或急减速;经过坑洼、松软区域时,降至0.5-1km/h,缓慢通过减少冲击。

  2. 操作姿势 操作人员需端坐座椅,双手紧握转向盘,双脚轻放制动踏板与油门踏板,保持身体稳定,避免因设备颠簸导致误操作;视线聚焦前方3-5m区域,提前预判风险。

  3. 负载控制 行走时翻抛刀轴需升至离地面50cm以上高度,避免刀轴触地引发设备颠簸或卡滞;严禁携带负载(如悬挂重物)行走,防止重心偏移。

(二)不同复杂地面行走技巧

地面类型

核心风险

操作技巧

禁忌行为

松软泥泞地面

履带下陷、打滑

沿直线行走,避免频繁转向;若出现轻微下陷,缓慢匀速前进,不可猛轰油门(防止履带空转埋入更深);必要时请牵引车辅助拖拽

严禁原地转向、急打方向;禁止在同一位置长时间停留

坑洼积水地面

履带卡滞、单侧下陷

提前绕开深洼区域;浅洼(深度≤20cm)需直线低速通过,保持车身水平;积水区域需探明水深(不超过履带高度1/3)后方可通过

严禁盲目闯入未知积水坑;禁止在坑洼处转向或停车

物料堆坡地面

重心偏移、侧翻

仅允许在坡度≤15°的区域行走;行走时机身纵轴与坡面平行,避免横向行走;上坡时加大油门匀速前进,下坡时轻踩制动控制速度(不滑行)

严禁在≥20°坡面行走;禁止在坡面上调头或停车

杂物散落地面

履带卡机、部件磨损

低速行走,发现硬物立即停车清理;若杂物嵌入履带,需停机后用撬棍清理,不可强行行走

严禁碾压直径超10cm的硬物;禁止在未清理杂物的区域高速行走

复杂地面调头规范:精准控向防侧翻

调头是履带翻抛机操作的高风险环节,复杂地面需采用“选点预判+分步操作”模式,核心是控制重心偏移与离心力,不同场景操作规范如下:

(一)调头前准备:选对场地是关键

  1. 调头点选择 优先选择开阔、平整的硬地面(如车间硬化地面、压实的空地)调头,面积需≥设备长宽的1.5倍;严禁在松软地面、坡地、坑洼处及物料堆边缘(距离边缘≥2m)调头。

  2. 环境排查 调头前确认周围5m内无人员、障碍物(如管道、配电箱),设置“正在调头,禁止靠近”警示标识;将翻抛刀轴升至最高位置,关闭刀轴旋转功能,避免调头时误伤。

(二)标准化调头操作流程

  1. 预调位置 缓慢行驶至调头点,使设备与调头方向呈90°角,停车后拉起驻车制动,观察车身是否水平(倾斜度≤3°),若不水平需调整位置。

  2. 分步转向 松开驻车制动,轻踩油门使设备缓慢前进,同时缓慢转动转向盘(转向角度≤30°/次),避免一次性打死方向;当车身转向45°时,停车观察履带是否打滑或下陷,无异常再继续转向。

  3. 稳控速度 调头过程中速度保持在0.5-1km/h,若出现履带打滑,立即停车,微调方向后再缓慢行驶;严禁在调头时急打方向或猛踩油门,防止离心力导致侧翻。

  4. 完成确认 调头完成后,先停车检查履带位置与设备状态,再缓慢行驶离开调头点,避免立即加速。

(三)特殊地面调头应急技巧

  • 松软地面应急调头 若需在轻微松软地面调头,提前在履带下方铺设钢板(面积≥履带接触面积);采用“小角度多次转向”方式,每次转向15°后停车,确认无下陷再继续,避免原地转向。

  • 狭窄区域调头 如车间等狭窄区域,采用“倒车+转向”组合方式:先缓慢倒车至开阔处,再按标准流程调头;严禁在狭窄区域强行转向,防止设备碰撞墙体或管道。

应急处理与安全管理:筑牢最后防线

(一)常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

  1. 履带下陷 立即停机,切勿猛轰油门;若下陷较浅(≤履带高度1/3),可在履带下方垫碎石、钢板,缓慢倒车驶出;若下陷较深,立即断电,拨打救援电话,由专业人员使用牵引车拖拽,严禁自行撬动设备。

  2. 设备侧翻预警 若行走或调头时发现机身倾斜加剧(倾斜度≥5°)、履带悬空,立即停车,缓慢降低翻抛刀轴触地支撑,人员从设备倾斜反方向安全撤离,再制定救援方案。

  3. 履带卡滞 停机后关闭电源,清理履带内杂物;若驱动轮卡滞,需拆卸履带板清理,不可强行行走导致部件损坏。

(二)长效安全管理机制

  1. 操作人员培训 新员工需经“理论+实操”培训(培训时长≥8小时),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;定期开展复杂地面操作演练(每月至少1次)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

  2. 设备日常维保 建立“每日班前检查、每周重点维保”制度,重点检查履带系统、制动系统;对复杂地面作业后的设备,及时清理履带杂物、检查部件磨损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
  3. 安全制度落地 制定《履带翻抛机安全操作手册》,明确复杂地面操作规范;在作业区域张贴操作流程图与警示标识,定期开展安全巡查(每日至少2次),及时消除隐患。

结语:规范操作是复杂地面安全作业的核心

履带翻抛机在复杂地面的行走与调头安全,核心在于“预判风险、规范操作、精准控速”——通过操作前的设备与场地双重检查筑牢源头防线,遵循不同地面的行走技巧稳控节奏,采用标准化调头流程规避高风险环节,再配合应急处置与长效管理,可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。

企业需摒弃“经验操作”的误区,将安全规范转化为操作人员的行为习惯;操作人员需牢记“安全第一”原则,不违规操作、不冒险作业。只有设备、人员、管理形成合力,才能让履带翻抛机在复杂作业环境中既发挥高效优势,又保障生产安全。


X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wx8888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